请输入关键字
中国人民大学复校三十周年
中国人民大学复校三十周年
2012.07.29
韩大元:教学育人 师者本分
见到“2006年国家级教学名师奖”获得者韩大元教授之前,浮现在我脑海中的始终是一位表情刻板、不苟言笑、带着洞悉世事的凌厉目光的法学家形象。但真正坐在我面前的韩大元,却分明是一派儒雅的学者风范,谦虚,稳重,和善,自始至终都带着睿智的笑容。做好教学工作是教师的基本责任虽然身为法学院常务副院长,同时又身兼中国法...
2012.07.29
方福前:全方位打造魅力课堂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2004级本科生高鸿宇直到现在还记得,大二上学期,当她第一次坐在专业课《宏观经济学》的课堂上,等待老师到来的时候,吃惊地发现,这个能容纳100多人的教室里座无虚席,连过道里都多了许多陌生的面孔。她后来才知道,这些人大多是其他年级甚至其他专业来旁听的学生,还有各地高校的访问学者和进修教师。他们来这里的目的只有一...
2012.07.29
周升业:踏实求新 诚恳待人
在金融领域,几乎没人不知道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博士生导师、荣誉教授周升业。“没有数据,我不瞎讲话。”坐在我们面前的周老性格爽朗,精神矍铄,头戴一顶鸭舌帽,身穿一件灰甲克,说话简练而精辟,语调平和而字句铿锵,条理清晰不紧不慢,娓娓叙述时,脸上始终挂着亲切的笑容。治学须严谨勤奋结硕果1928年4月27日...
2012.07.29
王作富:渊清玉洁 永不自满
明媚的阳光照耀在办公室的书柜和书桌上,面前的王老神采奕奕,我们怀着恭敬的心情采访了这位刑法学界的老前辈。王作富教授是新中国培养起来的第一代法学家,从1952年走上刑法学教学研究道路至今的50余年,一直致力于刑法学的教学研究工作,为新中国刑法学的创建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年少富有同情心无心插柳柳成荫王作富教授1928年12月26日...
2012.07.29
周诚:独辟蹊径硕果累累
“零落成尘碾作泥,只有香如故”。半个多世纪在弹指之间悄然逝去,周诚教授把人生最宝贵的光阴都奉献给了教育事业,献给了他的一批又一批学生,在教学与研究工作中不知疲倦地耕耘……可贵的是,退休以后的周老对学术研究仍充满热情,兴趣十分广泛,除研究农业经济学、土地经济学问题以外,还涉猎理论...
2012.07.29
何沁:知难而进 目标始终如一
只要是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略有研究的人,对何沁这个名字恐怕都不会陌生——何沁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的主编。在一个细雨蒙蒙的清晨,我们捧着鲜花,采访了我校党史系著名教授何沁。坐在何老师简朴的书房里,听他侃侃而谈,我们在不知不觉中被他丰富的人生故事给深深吸引了……文学少年多磨难缘定...
2012.07.29
彦奇:豪气指苍穹 傲然不老松
他嫉恶如仇,曾是爱国学生运动中“不怕死的领袖”,甚至遭到国民党特种刑事法庭的通缉;他爱国情切,曾与胡华、戴逸一起用稿费给正在抗美援朝的中国人民志愿军捐了一架战斗机;他勤于摸索,开创了党史学界中国工人运动史和民主党派研究的先河;他豁达乐观,患上膀胱癌仍笑对生活,在病痛面前决不低头…&helli...
2012.07.29
周建明:为了新疆少数民族新闻教育事业的腾飞
新闻与传播学院的奠基人周建明同志原系中国人民大学纪委书记。2002年8月,他参加了中央国家机关第四批援疆工作,担任新疆财经学院副院长。到任伊始,考虑到新疆财经学院人文学科比较薄弱,结合自己新闻方面的专长,依托学院的经济学科整体优势,他主动承担了新闻专业的筹建工作。新闻专业是在原基础部语文教研室基础上建立的。语文教研室的教师均毕业...
2012.07.29
戴逸:潜心治史 淡泊名利
9月6日早晨,在明德楼的一个阅览室里,我们见到了如约前来的戴逸先生:白色的衬衫突显硬朗的身板,满头鹤发告诉我们这是一个精神矍铄的老人。和同学们聊到尽兴处,他爽朗地大笑;而说到今日社会历史研究的无奈时,他目光凝重。“你们中间有江苏来的同学吗?”刚一落座,生于江苏的戴老就迫不及待地和身边的大一新生闲话起家常来...
1 4 56 7 8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