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正文
中国人民大学第三届“进学蓄德”阅读计划·读书月启动
来源:文/彭美琪 翟宇晴 教务处
时间:2025.04.26

4月23日,在第30个“世界读书日”到来之际,中国人民大学第三届“进学蓄德”阅读计划·读书月启动仪式举办。

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冯仕政,吴玉章高级讲席教授、文学院教授孙郁等出席。教务处处长吴健主持。

冯仕政表示,文化繁盛离不开阅读带来的精神滋养,崇学尚读是中国人民大学一直以来的光荣传统。在习近平总书记到学校考察调研三周年之际举办本次活动,以书香校园建设引领阅读风气之先,对推动阅读与教育数字化融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具有重要意义。他表示,要读出忠诚信仰,守牢思想内核,真正让听党话、跟党走的信念成为青年成长的自觉追求;要坚持知行合一,练就思想筋骨,把青春书写在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的新征程上;要拥抱时代浪潮,淬炼思想锋芒,在阅读中汲取真理智慧、保持思想活力、滋养浩然之气,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和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作出人大青年的贡献。冯仕政强调,阅读是一个层层递进、不断升华的过程。阅读初始于文本,通过对具体文字、篇章的解读,获取表层信息;进一步深入到文献层面,将文本置于更广阔的历史、社会、学术背景中,挖掘其系统性、关联性与学术价值;最终抵达文明维度,从人类文明演进的高度审视文本与文献,理解不同文明的特质、交融与传承,把握文明发展的脉络与规律。

孙郁表示,大学阅读需兼顾专业性与开放性,既要通过逻辑思维训练夯实学术根基,又要以形象思维拓展创新视野;既要深耕专业语境,也要主动寻求差异视角,避免陷入单一思维陷阱。他以费孝通的田野调查为例,说明实践性阅读赋予学术研究持久生命力,希望人大学子广泛阅读,锤炼母语表达能力,让文字成为“有生命元气”的精神载体。

吴健介绍“进学蓄德”阅读计划实施情况。该计划于2023年启动实施,以“学有所进、德有所蓄”为目标,通过系统性阅读引领学生启智增慧、涵养品格,打造立体化阅读生态。一是赋能课程建设,搭建阅读与教学的桥梁;二是拓展学科视野,推动认知与思维的碰撞;三是对接书院平台,串联学习与成长的纽带;四是打造阅读品牌,提升活动影响力与吸引力。2024年,“进学蓄德”阅读计划“一院一品牌”育人格局持续深化,19个项目累计开展读书月、读书会、读书讲座等活动200余场,参与师生超5000人次。2025年1月,“进学蓄德”阅读计划入选教育部“典耀中华”主题读书行动创新实践案例,成为全国高校阅读育人的标杆品牌。

图书馆馆长张斌、书院建设与管理中心主任刘玮分别公布了2024年度图书馆“读者之星”“到馆达人”以及第一届“方塘”杯学术评论大赛获奖名单,与会领导嘉宾为获奖学生代表颁发证书。 

发言环节,中共党史党建学院副教授李海涛分享了 “红色华章”读书会的建设经验。师生在“红色华章”读书会共同研读中共党史重要经典文献,回顾并深入探讨中国革命历史及其红色文化的深远影响,形成了理论讲授与文献深读相得益彰的教学闭环,为其他读书会项目提供了宝贵借鉴。

国际关系学院2023级博士生杜立昊、哲学院2022级本科生简涛作为“读者之星”获奖学生代表和“方塘”杯学术评论大赛获奖学生代表先后发言,围绕阅读感悟与收获、以专业性阅读锤炼学术能力等进行分享。

发言环节结束后,“红色华章”读书会举办,参会师生从习近平总书记用典研读《习近平关于加强党的作风建设论述摘编》,就加强党的作风建设展开深入交流。中国教育电视台“典耀中华”世界读书日暨全国校园节庆日诵读活动直播平台报道了本次读书活动。

为进一步引导学生在阅读中获取知识、启智增慧、培养道德,在全校范围内营造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良好氛围,教务处联合图书馆和相关书院,开展第三届“进学蓄德”阅读计划·读书月系列活动,包括“书藏万象,智启新航”——2025图书馆资源与服务宣传月、第一届“方塘”杯学术评论大赛及配套系列讲座、“进学蓄德”阅读计划·读书会等活动。

编辑:崔逢源
责任编辑:董涵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