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确定
微人大
图书馆
邮箱
捐赠
招聘
EN
搜索
首页
学习
要闻
媒体
专题
校园
校园
院系
部处
广角
人物
人物
师者
学生
影像
影像
图集
视频
中文主页
English
首页
学习
要闻
媒体
专题
校园
院系
部处
广角
人物
师者
学生
影像
图集
视频
中文主页
English
搜索
微人大
新闻网
图书馆
邮箱
校友
捐赠
招聘
EN
首页
专题待整理数据
中国人民大学复校三十周年
中国人民大学复校三十周年
2012.07.29
独特的校队生涯----记在人大排球队的几件轶事
19年入学后,我便加入了学校排球队,并成为了主力队员之一。要知道,在70年代末、80年代初,正是我国排球运动最兴旺之际,排球队员在学校各运动队中也是最受观众追捧的。每逢比赛,便有大批球迷,尤其是女球迷(现在应该叫“粉丝”了)前来助威,可惜当时吾年纪尚轻,对男女情愫之事不甚了了,光顾着打球了,以至于时隔多年...
2012.07.29
校园青青草
中国人民大学是我的母校,记得校门口高大的石柱上挂着华国锋主席题写的校名,迎面的一块巨石上镌刻着毛泽东主席“实事求是”的校训,巨石不远处,稀稀疏疏地长着几簇青青草,没有高大粗壮,没有绚烂艳丽,微细羸弱地映衬着巨石的刚强、坚毅,透露着对蓝天的执卓和生命的顽强。这是30年前的一个秋天,我第一次迈进人民大学校门的...
2012.07.29
暑假看海
在大学的时候,校学生会每年暑假都要组织旅游。一年级暑假,组织去承德避暑山庄。因为我久居颐和园旁边,对皇家园林不太感兴趣,没有去。整个暑假我基本上以图书为伴,经常回学校图书馆借书。第二年即1980年的暑假,校学生会组织同学去北戴河游玩。我积极地报名参加。我一直向往着大海。那是我第一次“旅游”,也是我第一次见...
2012.07.29
一段终身难忘的经历
又是一个金色的十月。1979年10月初,800多名79级的新生跨入了中国人民大学的大门。作为中国人民大学学生中的一员,我与全校师生一样,兴奋劲儿真是难以言表。是啊,新生不久的中国人民大学总算有了三届学生,2500多人的在校生规模。今天看来,这样的规模实在不值得一提。但是,在当时重建被“文革”摧毁的高等教育...
2012.07.29
我睡到了毛主席的床上
1981年5月我们班去湘、赣两省实习,这是我在人大读本科时最难忘的经历。时光带走了许多记忆,但实习期间的一件趣事,我一直记忆犹新。那是我们乘车从南昌出发前往革命圣地井冈山的路上。沿着赣江向西南方向前进,位于赣江西岸的吉安市,是我们的必经之地。过去我只知道这里是南宋爱国诗人文天祥的故乡,此外对吉安没有一点了解。学习了中共党史后,才...
2012.07.29
当年那些事
乘改革的东风,圆了上大学的美梦。从进入人大的第一天起,就沉浸在一种浓浓的革命氛围中,延安精神、党的优良作风,这些在报纸书本上看过无数遍的概念,一下子变得亲切而鲜活起来。走进人大,最先映入眼帘的,是“实事求是”几个大字,高大而遒劲的气势,使我第一次感受到这几个字的坚实分量。开学后,每个人发了一个马扎,这是对...
2012.07.29
一位老师 一个同学 一件往事
一位老师使学生赞不绝口;一个同学让大家刮目相看;一件往事令人们感慨不已……岁月留金从一九七八年上大学到毕业留校至今,我在这三十年间认识了上千位老师,其中让我最敬佩的是赖志金教授。我是学英语的,那时,经常能见到一位女老师,在我们班的宿舍里辅导同学们学德语。有时她在纸上写写画画,不厌其烦地给同学们讲解;有...
2012.07.29
怀念老同学吴方
在文化界知道吴方的人不少,读过他文章的可能更多一些。不过,在我出国的这七年多里,说来惭愧,基本上没再看过他写的东西,所以在这方面说不出什么。我悼念他,是因为和他有十几年的交情,以及他最近的这种死法。七八年刚上大学的时候,是第一天吧,由胡华进行“校史教育”,排着队去礼堂的路上,我注意身旁一个黑脸膛个儿不高的...
2012.07.29
相逢是一首歌
微凉的秋风轻轻吹过校园,和煦的阳光普照大地,10月25日的人大校园迎来了阔别30年的学子们。30年前,他们带着梦想和希望进入这所高等学府,今天,他们带着荣誉和微笑重回母校。如果相逢是一首歌,那么今天的重逢奏响的就是最嘹亮、最动听的歌声。明德广场到处是喜庆的重逢场面,阔别多年的老校友们如同孩子一般兴奋地互相打着招呼,共叙当年的同窗...
1
…
7
8
9
10
11
跳转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