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泰科技,由亚洲规模最大、最具实力的冶金与金属材料研究院——中国钢铁研究总院发起,注册资本24416万、营业年收入近8亿、年净利润8000万元,公司净资产达10亿以上,雇员总数近千人并由众多研管精英领衔的高科技股份公司……
才让总裁,是中国第一届留美工商管理硕士、第一个藏族MBA、中国人民大学2001届工商管理博士、北京市第一届留学人员创业奖得主、中关村科技园区第二届优秀企业家、冶金部科研院所十大杰出青年、冶金部新长征突击手……
一艘扬帆启航的新材料“航母”——安泰,自身具备一种国有大企业的深厚底蕴和尊贵品格。
一个踏出深闺人渐识的国企CEO——才让,浑身萦绕一种耐人寻味的精英作派和“贵族”品味。
走进安泰,感受国有新型企业的巨人风采;走近才让,领略正统精英的贵族品格。
一种成长方式:选择与放弃
曾有一支动听的歌,吟唱香巴拉:“有一个美丽的地方,人人都把它向往。那里四季常青,那里鸟语花香。那里没有痛苦,那里没有忧伤,那是通往神仙居住的地方。”藏语里,香巴拉意指“天堂”,而甘南就是藏人的香巴拉。
历史上的甘南草原,是藏族现代化的跳板。1957年,才让就出生在这里。
也许,佛教弟子坚信是佛祖保佑前程,基督徒或认为是上帝引导众生。然而,才让的成长,皆因正确的抉择而避免坎坷:
中学毕业,放飞儿时“骑马扛枪,当兵入伍”的梦想,来到玛曲当牧民;牧区而载,1975年表现优异的才让放弃擢升团州委领导的机会而进入农机所;1982年大学毕业归心似箭,他却分配到了北京;1984年,在钢铁研究总院做科学研究的才让赶赴纽约州立大学布法罗学院学习工商管理。
选择正确,终生受益。牧民的经历使才让感同身受底层人民的“淳朴善良结和艰难生活”;进入大学来到农机所,人生道路全新开启;赴西取经,则使才让在管理的世纪表演精彩人生!
而才让的成功,则由果断的放弃而铸就辉煌:
1987年学成归国,才让放弃到班禅大师身边工作的机会;1993年被选派到中央党校学习,但放弃到冶金部机关任职;1998年携妻女在英国剑桥大学作访学教授,则又放弃了优越的待遇和高薪诱惑,回国效力。
显然,才让相对完满的人生,不乏一种被动的选择,但掂量服从却决不盲从。才让的成功因果断放弃而造就,但灵活变通而执着坚毅。
人的一生是漫长的,但关键的地方只有几步。才让奋斗数载,安泰科技于千禧年上市,作为国企舵手的才让,正驾着高科技“航母”,驶向光明的航程。
一种成熟个性:创新与前卫
才让个子不高,走路稳健;声音柔和,却具穿透力。炯炯有神的眼睛,透出精明和自信;气定神颐的姿态,含蕴着沉静。而温和外表下,萌动的是一种前卫创新、积极进取的现代性理念。
1984年,国务院四部招考国管干部赴美留学。在国内还“不知MBA为何物”之时,才让抓住机遇,实力竞争,成为走出国门的践行者。
如果说,“北京人在纽约”的故事是一种挑战生存的异邦文化想象,那么藏胞才让在纽约州立大学的经历,却“收获了一种创新的精神,培养了一种勇往直前的品质”。
然而,当38名MBA学子于1987年满腔热血回归祖国,国家经委撤销后MBA精英虎落平川。但永不服输的才让联同《中国青年报》记者发出《命运备忘录:MBA SOS》。
当重获自由身的同学们纷纷飞向深圳、蛇口、海外时,才让却坚守阵地,仍服务于钢铁研究总院。泥沙俱下,流言蜚语漫天飘:“从美国回来了个叫才让的小伙子,穿着牛仔裤,拿资本家剥削工人的一套来对付我们了!”
才让知难而进,坚决转变单点技术突破、填补国家空白而走科技产业化之路,并提出以“三T”理论为基础的经济承包责任制。明确承包基数,实行成本核算,成立银行结算中心……改革措施相继出台,钢研院效益大增,众人皆大欢喜。
百尺竿头,更进一步。才让联合在京九部所属院所继续深化科技体改之路,报告直呈中央,四大科技政策由此出台!才让还向国家科委提交了软课题报告,明确用股份制改造中国研究院所道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易·系传》有云:“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深谙变革之理的才让援引孙子兵法:“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变化而制胜者,谓之神”。他经常在当今社会“变是永远不变的真理”!
敢于创新、勇于开拓的才让,在人才济济的钢铁研究总院崭露头脚:从副总经济师、财务处长到34岁就被任命为国家大型综合研究总院的副院长,并在不惑之年出任安泰科技CEO的要职。
还记得,在一次新疆召开的全国科技体改会议上,年轻的才让和国家科委领导就科技体制的改革拍案直驳。但多年后,才让检讨年轻时的无畏鲁莽:“中国人传统尊师,中庸之道,要给人留有余地,总觉得有点过。”
显然,在才让那里,儒家文化已连同黄河水悄无声息地溶入血脉。才让深知,西方现代的企业变革,激烈的竞争机制常导致温良人性的缺席。故他适时倡导:“以人为本,追求员工与企业的同步成长”;恰当坚持“内方外圆”的策略:“内部讨论,各抒己见;对外决策,无条件执行。”从而走出了一种传统与现代结合、中西互补的管理之路!
人生有起有落,当生命处于常人看来无法逾越的境地时,才让却将困难当磨砺,从而上演精彩人生。
千禧年的10月前,彻夜失眠的才让经常站立阳台等待黎明:“昏暗的天空逐渐散去,小鸟在树枝上歌唱。清洁工开始打扫卫生,然后绿荫下慢慢冒出晨练人……”尤因法律纠纷而即将把所有上市努力付诸东流时,在“地方省长都要惧三分”的监管机构那里,才让激昂陈词,一口气四十多分钟的陈词,动情之处才让与同仁潸然泪下,令听者感触甚深,无不动容。
是的,自古铁汉也柔情,掮负重担,又有多少人能一笑而过!
这,就是真实的才让——一个具有成熟个性,又不乏人性的现实中人。
一种反英雄风格:经营与谋略
时势造英雄,每个时代都有新型英雄走红于世:六十年代,劳模一枝独秀;八十年代改革者倍受青睐;九十年代,知识资本异军突起;二十一世纪,则是数字英雄此起彼伏。
时代喧哗,人心躁动。有人把中国的经济比作诺亚方舟,超载严重。人多船自沉,才让深谙此理。
对于安泰的发展战略,才让有一个极具文采的“五部曲”设定:“高瞻远瞩、改制重组:历史第一步;天道酬勤、成功上市:历史性跨越;转变观念、重塑文化:核心灵魂;健全制度,强化管理:夯实基石;谨慎投资,适度扩张:稳步经营。”其中,可见才让那种沉着、不冒进的非凡气度和稳健、富有底气的雍容作派。
其实,才让个性不乏英雄元素:“我小时候就争强好胜,一定要比别人做得更好。”经过北美MBA的训练,才让强调事业上定要“Ambitious、要坚韧不拔、排除万难向目标奋进”。但“风格要稳健,实施具体方案要谨慎。”
显然,才让深知,现代企业应该显现制度的力量而非树立个人权威。从他对安泰核心竞争力的重视——材料尤其是新型材料的研发,建立信息化管理平台的苦练内功,以及对企业文化的重视并亲自主编《安泰家园》就可略见一斑!
是的,英雄式人物将名垂青史!但在英雄各领风骚三五天的商海,如何建设百年老店,才让在积极探索:永丰、顺义天竺空港以及昌平和涿州四个产业基地的建成,使高科技产业群雏形初备;而以现代企业制度为蓝本的可持续发展已悄然成型!
对于企管,才让的总结掷地有声:“早谋、慎决、速动、恒久。战略上要未雨绸缪,决策时要谨慎小心,执行中要持之以恒。”
应相信,天才凤毛麟角,一个百年企业的发展史绝非一部企业天才的家族史。一种稳健、成熟的运作模式才是后发国家企业赖以兴盛的基础。才让当然得意:“以前的谨慎操作现已初见成效!”
当对英雄式企业家的膜拜成为一种习惯,我们不禁默然,因为才让乃非大红大紫之英雄。当人们总把大陆的柳传志、张瑞敏,香港的李嘉诚、霍英东名字冠之企业前,或许我们倍感失望。因欣然接受母校采访前,我们知道安泰甚于才让。
然而,正如管理大师詹姆斯·C·柯林斯的“第五级领导”,或是巴达拉克教授所睿智洞察的那样,在这个“英雄”泡沫层出不穷的时代,推动历史的是那些隐身幕后的“沉静型领导”而非轰轰烈烈的“公众英雄”。
才让那亲和的为人、低调的处世其实就是一种典型的“沉静型领导者”作派。采访间的娓娓道来,待人接物中的平易近人,流露出的是少有的理智态度和自我克制。
其实,自踏入总裁办那一刻,我们不约而同地注意到那一幅巨大的珠穆朗玛峰画卷。坐在珠峰像下的才让,颇引人深思。雄心万丈唯白雪皑皑之珠峰可鉴,然“领导不语,沉静而御”的方式又有几人能察?
其实,一个最成功的企业家是能够使企业做到没有他也能继续运转良好。我们终于体会到,才让在创新与稳健间,在原则与妥协中,成为百年安泰真正的捍卫者。在国企英雄,悲情不断,“59现象”,层出不穷的年代,或许才让的安泰科技将会提供一种大企业成功运行的思路。
一种贵族品味:人生与家庭
贵族品味的提出,并非重蹈血统论。但无可否认的是才让那良好的家庭出身。素“甘南三杰”的父辈三弟兄,是解放后新中国第一批少数民族干部:伯父是中央政法干校毕业生,叔父毕业于中央团校,父亲则是中央民院首批学生。
当下,出身高贵,已非可耻;顺境成才,尤难能可贵。
其实,年满五岁的安泰科技还正在蹒跚前行。但因其先天具备的精英良才,良性经营资的产、广阔市场前景,萦绕其身的是一种耐人寻味的“贵族”味。
对于才让,贵族品味并非名牌的西服领带,昂贵的艺术珍藏;不是奔驰宝马和高级公寓;不是在富人圈里呼风唤雨;也不是左右媒体和引领时尚。而是隐约给人的那种纤细感觉,那是一种富有底气的心态;一种对于事业理想的执着与信念;一种对于生活的精微与古典的追求;也是一种成熟稳健的行事方式;更是一种责无旁贷的社会良心和正统作派。
记得1998年,才让携家眷赴剑桥大学作访问教授,院长殷瑞钰院士准备急发“八道金牌”,调他回国。但,一次传真,一个电话,一封长信,才让就毅然回国组建安泰。在他那里,强烈的责任感、使命感比个人享受更具推动力。
才让是一个很精致的男人:衣着得体、头发精心梳理,办公室里有别致的小摆件,窗台上摆放着殷红的枫树。才让个性沉潜平和,书生意气下掩藏不住的是一种意志坚定的运筹帷幄和冷静沉着的气度。
在马克思·韦伯那里,早期资本主义是一种疯狂的掠夺和积累。但不容忽视的是创业者那种简洁、素朴的生活作风,那种理性、自我控制的清教伦理,以及那种现实的资本主义精神。在才让的身上,潜藏着一种创新的冲动,一种波涛暗涌和拍案而起的动力与激情,但更多的是一种平静的自我控制和严谨自律。
或许,你还记得《从百草原到三味书屋》中,关于文豪鲁迅“早”的故事。据悉才让开始参加工作时“踩点上下班,有天早班,看到年近六旬老教授在替我擦桌子,我浑身震颤,并为自己感到耻辱。”从此,才让一直早到迟退,拖地擦桌,养成习惯。
感恩、报国在才让的行为举止中也充分体现。 “感谢社会”是才让屡屡提及的字眼。 即使文革中父母惨遭揪斗时才让也坚信:“人生和社会的发展有起有落,但总体是前进的。”
英国作家王尔德说:“我能够抵挡一切,就是挡不住诱惑。”
当下的国企,“富庙穷方丈”一直为人诟病,也诞生了多少国企悲情英雄!但安泰舵手才让作为一个“重量级”管理人才,却始终保持一颗平常心。在他而言,人不能局囿于个人生活的享受,还要有恒心追求理想,有责任担当社会良知。
谦虚的才让,坦诚自己未到总结人生时。但略有体会:“做好人、走正路、干实事。”在他看来“一个成功的企业家,就是踏踏实实地做事,加之周围有一系列的人推动协从。”
曾记得,阿尔伯特·哈伯德说:“一盎司忠诚相当于一磅智慧。”
才让也有其原则:“先以诚相待,才会使人加倍回敬。”这和红顶商人胡雪岩把“戒欺”奉为圭臬同出一辙。
谈及家庭,才让倍感庆幸。夫人卓玛乃阿坝藏族,其父辈同为首期中央民院毕业生。两地为官的父辈们将小时候略有照面的两人策划到一起,才让戏称“我们是家庭包办,自由恋爱”。夫人贤惠端庄:“我的生活都由夫人照料,双方老人,亲朋好友照料有方,接待亲朋,打理生活井井有条。”
有人说,家,意味着有一个人在等你。
对才让来说,还有他那17岁面临高考的女儿。才让提供她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要求女儿走正路,但尊重她自己的选择。
才让重家庭、重情感。原来安泰人的标准就是——“爱祖国、爱亲人、爱家庭”。
结 语
如果把安泰事业比作珠穆朗玛峰,那才让就是准备就绪的梦想攀登者。
送走羔羊,金猴献瑞。有一首诗:“寻梦?撑一支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漫溯/满载一船星辉/在星辉斑斓里放歌。”
其实,安泰就象一条船,载着每个员工的希望与梦想,载着所有人大校友的祝福与企盼,才让挺立涛头,把舵严驶!
允许援引一安泰员工的铿锵心语,来祝福人大校友才让博士吧!愿他:“伴随着安泰人纵横岁月的浆声,迎着新世纪的曙光,不断驶向新的港湾!”
(编辑:戴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