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5日下午,“中日青少年友好交流年”活动在中国人民大学隆重开幕。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胡锦涛出席有关活动,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日本首相福田康夫分别发来贺词。
3月的北京,草木吐绿,春意盎然。中国人民大学校园里到处欢声笑语,世纪馆内外“2008中日青少年友好交流年”的红色心形徽标格外醒目,2008名中日两国青少年相聚在这里,开展丰富多彩的交流活动。
下午2时48分,在师生们夹道欢迎的热烈氛围中,胡锦涛主席来到世纪馆北广场。中国人民大学校长纪宝成代表学校30000多名教职员工和广大青年学生对胡锦涛主席的到来表示诚挚的欢迎和衷心的问候。
随后,纪宝成校长陪同胡锦涛主席走进世纪馆,并介绍了世纪馆的简况。
在世纪馆贵宾室,胡锦涛主席亲切会见了前来参加“中日青少年友好交流年”活动的日本代表团部分成员,代表中国政府,向远道而来的日本青少年表示诚挚的欢迎。日本青少年友好使者代表团最高顾问小林阳太郎向胡锦涛主席递交了福田康夫首相的亲笔信。
在世纪馆北大厅,二三十名中日青少年正在切磋书法艺术。胡锦涛主席走到他们中间,兴致勃勃地观看他们的书法作品,并应邀写下“举青春之力 谋世代友好”10个大字,表达了对两国青少年、对中日世代友好的殷殷之情。
离开世纪馆北厅,胡锦涛主席又观看了中日青少年表演的茶艺和茶道,品尝了他们亲手冲泡的茗茶,希望两国青少年以茶为缘、以和为贵,增进相互了解和友谊,为中日睦邻友好多作贡献。
世纪馆主馆此时充满欢快热烈的气氛和青春和谐的气息,看台上方的横幅“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为把人民大学建成‘人民满意、世界一流’大学而奋斗”格外醒目,中日两国青少年欢聚一堂、载歌载舞,“中日青少年友好交流年”开幕式正在这里举行。胡锦涛主席走进会场,首先用汉语和日语向两国青少年问好,全场欢声雷动。胡锦涛主席深情地对大家说,实现中日世代友好是我们的共同目标。中日世代友好归根到底要靠两国人民的友好,而两国人民世代友好归根到底要从两国青少年做起。中日两国青少年广泛开展交流活动,在相互学习中增进了解,在相互交流中结下情谊,这对于中日关系的未来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他衷心祝愿“中日青少年友好交流年”活动取得圆满成功,衷心祝愿日本青少年朋友在中国过得愉快。会场里响起阵阵热烈掌声和欢呼声,开幕活动达到了高潮。
在热烈的掌声中,纪宝成校长、程天权书记陪同胡锦涛主席一行步出世纪馆北门,走向百家园。
步下台阶,边走边看,胡锦涛主席关切地询问纪宝成校长:“这个世纪馆是不是你们举办大型活动的地方?”纪校长回答:“是。”他又指着不远处的明德楼群汇报:“还有个地方,那就是前面的明德楼,是一栋14万平方米的大楼,那里面有一个大礼堂。”胡锦涛主席问道:“这些是近几年陆续建起来的?”“是的,这些都是新楼。”纪校长回答。
随后,胡锦涛主席问起学校师生情况。听了纪校长的介绍,胡锦涛主席说:“人民大学是很有特色的学校。办学校大家不要都办成一个样子,要办出特色。”当听到纪宝成校长汇报,人民大学积极落实科学发展观,这几年一直按“特色强校,内涵提高”的思路发展,没有贪大,没有求全,胡锦涛主席给予肯定,并勉励说:“你们要发扬自己的传统。”他指出,办大学要办出特色,要办出水平,这两者是统一的。办出特色才能有高水平,才能培养出创新型人才。
来到百家园草坪上,胡锦涛主席同中日青少年代表一起种植象征中日青年世代友好的樱花树和玉兰树。拿起系着红绸的铁锹,胡锦涛主席与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2007级硕士研究生金肖丰、外国语学院2005级本科生蒋杰翔、外国语学院2006级硕士研究生杨俏峰、公共管理学院2007级硕士研究生刘苏、外国语学院2004级本科生路达明、日本秋田高中生石乡冈诗织依次为两棵树挥锹培土、提桶浇水。胡锦涛主席高兴地说:“我们把这两棵树种在一起,用她们来象征中日两国人民世代友好。”他相信在两国人民特别是青少年的共同呵护下,中日友谊之树一定会根深叶茂、茁壮成长。中国人民大学校领导纪宝成、程天权、袁卫、牛维麟、林岗、冯俊、马俊杰、陈一兵、陈雨露、人大附中校长刘彭芝共同见证了这一重要的时刻。
植树活动结束后,胡锦涛主席来到明志路,接见在那里等候的中国人民大学领导班子成员。由纪宝成校长作介绍,胡锦涛主席与领导班子成员一一亲切握手,当介绍到人大附中校长刘彭芝时,胡锦涛主席笑着说:“人大附中很有名气啊!”面对全体在场的校领导,胡锦涛主席再次语重心长地勉励人民大学应该办出特色、办出水平。
下午4时5分,学校领导与胡锦涛主席依依话别。沿途,人大师生夹道欢送,胡锦涛主席打开车窗,频频挥手致意,“感谢总书记”、“欢迎主席再来”的欢声在校园里此起彼伏。
“中日青少年友好交流年”活动是中日两国领导人去年共同确定的。这是双方以纪念《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缔结30周年为契机,进一步推动中日关系改善与发展势头的重要举措,也是继2007年“中日文化体育交流年”和纪念中日邦交正常化35周年之后,双方着眼于进一步增进两国国民感情,在两国大力培养友好事业接班人的一项重要交流活动。
开幕式上,团中央书记处第一书记、“交流年”中方组委会主席胡春华和日本青少年友好使者代表团最高顾问、新一届中日友好21世纪委员会日方首席委员小林阳太郎分别致辞,中日双方青年代表共同为“交流年”会标揭幕。
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办公厅主任令计划,国务委员唐家璇,外交部部长杨洁篪,教育部部长周济及日本驻华大使宫本雄二等出席了开幕式等有关活动。团中央书记处常务书记、中华全国青年联合会主席杨岳主持开幕式并宣布“中日青少年友好交流年”开幕。
中共中央办公厅秘书局副局长韩立平、团中央书记处书记张晓兰、外交部礼宾司司长张昆生、团中央国际联络部部长倪建等参加相关活动。
中国人民大学校长纪宝成全程陪同参加活动,中国人民大学党委书记程天权、常务副校长袁卫、常务副书记兼副校长牛维麟、副校长林岗、副校长冯俊、党委副书记马俊杰、副校长陈一兵、副校长陈雨露、人大附中校长刘彭芝作为嘉宾出席“中日青少年友好交流年”开幕式并参加相关活动。中国人民大学100余名学生志愿者和300余名学生代表参与了交流活动。
“中日青少年友好交流年”开幕式是胡锦涛同志连任国家主席后出席的第一次国务活动。胡锦涛主席对青少年的深情关怀和对高等教育的殷切期望在人大校园引起了热烈反响。广大师生表示,胡锦涛主席亲临中国人民大学校园出席中日青少年友好交流活动,对中日两国青少年在推进中日友好关系中的地位和作用给予了高度评价,充分体现了胡锦涛主席对青少年的热情关怀和殷切期望,给广大青年学生以巨大鼓舞。中国人民大学校长纪宝成表示,这是继温家宝总理与英国首相布朗与中英民众交流对话后,我国重大外交活动再一次在中国人民大学举行,这充分说明高等学校在民间外交和国际文化交流中发挥了特殊的作用。胡锦涛主席有关讲话为当前中国高等教育实现科学发展指出了基本方向和基本路径,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讲话精神,进一步提升学校的教学、科研、国际性等各方面水平,加快建设“人民满意、世界一流”大学的步伐,为推动国际文化交流与合作做出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