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确定
微人大
图书馆
邮箱
捐赠
招聘
EN
搜索
首页
学习
要闻
媒体
专题
校园
校园
院系
部处
广角
人物
人物
师者
学生
影像
影像
图集
视频
中文主页
English
首页
学习
要闻
媒体
专题
校园
院系
部处
广角
人物
师者
学生
影像
图集
视频
中文主页
English
搜索
微人大
新闻网
图书馆
邮箱
校友
捐赠
招聘
EN
首页
专题待整理数据
十七大学习专题
十七大学习专题
2021.11.03
商学院原企业管理教研室离退休党支部集中学习十七大报告
10月30日上午,商学院原企业管理教研室离退休教师党支部召开支部大会,集中讨论学习十七大报告。会议由党支部书记刘仲康老师主持,支部12名党员参加。会上讨论气氛热烈,老同志们争相发言,谈自己学习十七大有关文献精神的感想、认识和体会,大家一致认为:一、十七大报告是党在新时期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大家必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旗帜,坚...
2014.03.24
《光明日报》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真正坚持社会主义——十七大报告在广大理论工作者中引 起热烈反响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举国关注,举世瞩目。广大理论工作者同全国人民一道,通过电视广播或网络收听收看了大会开幕式盛况。大家一致认为,胡锦涛同志代表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的题为《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的报告意义深刻,科学总结了党的十六大以来五年的工作以及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
2014.03.24
国际关系学院积极学习、贯彻十七大精神
2007年10月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是在我国改革发展关键阶段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为了贯彻落实十七大精神,响应学校认真学习十七大精神的要求,在学校党委组织部的带领下,国际关系学院分党委在十七大期间及十七大结束后相继开展了一系列学习活动,并在促进学院的科研、学科、教学、管理等方面工作继续发展,取得了好的效果...
2014.03.24
[学校党建和思想教育]程天权:贯彻落实十七大精神 不断推进高校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
党的十七大,是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进入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大会从历史和时代的高度,科学回答了我们党举什么旗、走什么路、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朝着什么样的发展目标继续前进等重大问题,对继续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作出了全面部署,对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
2014.03.24
商学院党员干部集中学习十七大报告
11月14日下午,院党委书记荆新同志主持召开了商学院党委扩大会议,院党政领导班子成员、党委委员、在职教工党支部书记共15人参加了会议。在会上,荆新同志首先传达了其在国家教育学院培训学习十七大精神的体会,然后从“报告的十个重点”、“报告的十个关键词”、“报告的新提法&rd...
2013.01.09
[北京日报]李义平:实现两个“百年目标”需要怎样的速度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了“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两个“百年目标”。针对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报告提出要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人均居民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要实现这一目标,没有一定的经济增长速度,是不可能的。但这里所讲的速度,必须是坚...
2007.12.25
人民大学学生十七大精神志愿宣讲团举办宣讲工作阶段成果报告会
12月21日下午2点,为总结人民大学学生十七大精神志愿宣讲团宣讲工作阶段成果、促进各学生组织十七大精神志愿宣讲团交流宣讲工作经验、提升宣讲团骨干成员工作能力,校团委组织人民大学各学生组织十七大精神志愿宣讲团负责人召开了十七大精神志愿宣讲团阶段成果经验交流会。校团委副书记刘成运等听取了校学生会、研究生会、学生艺术团、青年志愿者协会...
2007.12.13
研究生会宣讲团走进北京市海淀区文化委员会宣讲十七大精神
12月10日,中国人民大学研究生会十七大精神宣讲团来到北京市海淀区文化委员会,为基层机关干部、执法队同志和离退休老干部们做了题为“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解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十七大精神宣讲。9点半,宣讲会开始,会议由文化委员会王强主任主持,首先宣讲员杨明...
2007.12.13
研究生会宣讲团走进中铁十八局宣讲十七大精神
12月9日,中国人民大学研究生会十七大精神宣讲团来到中铁十八局集团北京地铁十号线项目经理部,为该施工点的项目部成员和农民工解读十七大报告中有关农村教育和合作医疗的问题。下午2点,宣传团成员刘兆军、杨梦夏、陈晨和汤亮共四人来到了中铁十八局北京地铁十号线项目经理部的施工点为前来听取报告的农民工进行“解读十七大农民问题&r...
1
2
3
跳转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