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中国]郭瑜:在重大灾难面前,必须注重效率原则
来源:观点中国
时间:2020.02.13
此次疫情应对是对我国现代化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一次大检验。
在此次防控新冠肺炎疫情战役中,不仅考验了政府的应急机制,慈善组织也一度被推到了舆情的风口浪尖。新媒体时代下,慈善组织的能力、效力与公信力都在此次防疫战中受到了全方位检验,慈善领域的现行应急机制也暴露出了短板与不足。
慈善事业是处理各种社会矛盾、汇集社会力量的一个重要途径,其暴露出的问题也会影响到政府的公信力。为避免慈善领域中再度发生低能、低效的应急运转以及相应产生的信任危机,应着手建立慈善应急机制。
应对突发重大公共事件,政府治理与社会治理的应急协作机制要顺畅,要尊重并有效利用基本规律与原则。
第一,建立重大突发危机事件中的协调机制。此次疫情中,一个突出特点是各部门与组织的纵向传达与管控能力较强,而拙于横向疏通协调。人民群众积极参与慈善捐助与志愿服务的热情高涨,但民间捐赠的供给方、慈善组织的接收方和医院与居民的需求方三者未能有机协调起来。政府和慈善组织的目标函数不一致,导致统筹不力。因此,政府和枢纽型慈善组织应建立应急管理预案,提高统筹能力。
第二,在重大灾难面前,必须注重效率原则。在捐赠物资发放过程中不可仅仅依靠单一行政治理体系运作,应借用公司的专业性与效率,必要时可接纳专业企业承担相应工作,实现政府、企业和社会组织等利益相关者之间治理机制的有效衔接。
第三,必须加快培育慈善组织的公信力与能力。慈善事业的发展需要有专门的社会组织机构去推动,慈善组织是慈善事业的有效载体,应积极鼓励民间公益的创新实践,在不同慈善事业发展主体的有序参与中,实现各种慈善实践形式的多元互补与和谐共生。
第四,关注社会舆论并及时反馈和响应舆情,引导民众跳出偏见与刻板印象,对经历全面深化改革洗礼的人民团体、社会组织和工作人员重建信心。
(本文作者系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研究员、劳动人事学院社会保障系主任郭瑜)
(原文链接:[观点中国]郭瑜:在重大灾难面前,必须注重效率原则)
编辑:陈 思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