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日来,学习十九大精神的热潮引爆教育朋友圈。十九大精神第一时间就走进高校的思政课堂,老师们通过多种方式对学生进行同步辅导,将十九大精神与思政课教学内容有机融合。
北京市委教育工委
开办《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市级思政课

中国人民大学
“思想政治理论课名师讲坛”传递十九大精神

10月21日上午,北京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高精尖创新中心“思想政治理论课名师讲坛”第3期在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馆报告厅开讲。近300位北京各高校的教师和专程从天津、河北、河南、山西、山东、黑龙江、贵州等地赶来的高校教师共同聆听讲座。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学报》《教学与研究》主编秦宣作题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理论指南和行动纲领》的讲座。
秦宣梳理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历次代表大会的背景及主题,重点分析了党的十九大召开的特殊背景以及党的十九大报告主要理论创新点和对高校教师的要求。还就如何总结改革开放以来、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的历史经验,如何深化对“新时代”的研究,如何深化对当今社会主要矛盾的研究,如何加强21世纪中国马克思主义的研究进行了阐述。
武汉大学
十九大精神“零时差”进入思政课堂

复旦大学
把十九大精神融入课堂教学

10月18日下午1:30,马克思主义学院宋道雷老师的《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正在授课中。同学们惊喜地发现,上午才从电视里了解到的十九大报告内容,已经从宋老师的口中娓娓道来。“新时代”、“主要矛盾”、“ 新征程”、“两个阶段”……宋老师一个个细细解读。同学们表示,虽然会关注国家大事,但往往没时间细读,能第一时间在课堂上听到“新鲜出炉”的十九大报告,受益匪浅。18日当天,马克思主义学院全体教师集体收看十九大开幕会后,在不到一小时后的中午休息时间里,大家就已经边吃饭边讨论,开始了集体备课。而在未来的思政课教学中,也将进一步把十九大报告精神以积极而慎重扎实的步调,与课堂教学相融合,面向学生,既快速反应,又“接地气”,针对课程体系和各门课程的特点找到合适的切入点,激发学生关注,启发大家找寻自身在“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的方位。
南开大学
让十九大精神“带着热气”进教案

10月19日,在十九大开幕会后的第一天,按照学校党委部署,首批全国重点马院——南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各个教学单位的10余位思政课教师就进行了“十九大精神进课堂”集体备课会,学习十九大精神,统一思想认识,让“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十九大报告中的40个新提法新举措,第一时间“带着热气”进入教案、进入思政课堂,武装广大青年学子的头脑。经过集体备课,与会的思政课教师迅速完成了教案准备,接下来将全面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十九大新思想新精神新论断,全方位融入到全校本硕博学生思政课的课堂教学中,将其作为贯穿思政课的核心内容进行讲授,引导同学们坚定理想信念,成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而奋斗。
电子科技大学
集体备课学深悟透十九大精神

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