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言教育]国际博物馆日,一起去高校博物馆“探宝”
来源:微言教育
时间:2021.05.21
5月18日,国际博物馆日。教育小微当导游,带大家一起去往各高校博物馆,感受历史的变迁,品味岁月的沉淀。
建党百年之际,人大师生在策划党史系创始人胡华教授生平展时,设计了这样一件装置艺术品:师生党员用3000余支粉笔,组成了100字样。粉笔是老师化身,他们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人大人向党的教育事业致敬,向伟大的中国共产党致敬。
博物馆的镇馆之宝是饲料制造工厂,纵贯4层楼,横跨饲料添加剂、预混料到配合饲料的3条专业化生产线,包括数以千计的设备和元器件。
博物馆以语言学及其交叉学科为理论基础,串联起“语言的诞生”“语言的家族”“语言的要素”“语言与文字”“语言与文化”“语言与社会”“语言与教育”以及“语言与未来”八个展览篇章。
教育博物馆规模宏大、设施一流、简洁大气、宁静优雅,兼具中国传统韵味和鲜明时代特征,内设中国教育馆、妇女文化馆、书画艺术馆、历史文化馆、校史馆。
标本馆收藏教学标本30万件,科学研究标本130万件。其中寄生蜂标本馆是目前国内保存寄生蜂标本数量最多的标本馆,教学标本馆中农业昆虫生活史标本共3700余件,是目前国内保存农业昆虫生活史标本数量最多的标本馆。
博物馆藏有产自澳大利亚的鸭嘴兽标本,为全国仅有的三件之一,是该馆的“镇馆之宝”。
这是被誉为“神州第一龙”的黑龙江满洲龙化石。这条满洲龙骨架体长10.5米,体高6.1米。研究人员对这样巨大的化石进行了为期三年的修复、安装,最终呈现出这样两足站立的傲人姿态。
乘上穿越时空隧道的列车,于闹市中追寻静谧,在方寸间一览千年。
原文链接:
[微言教育]国际博物馆日,一起去高校博物馆“探宝”
(责任编辑:刘晓阳)
博物馆之旅第一站,一起探索红色初心
复旦大学
《共产党宣言》展示馆
《共产党宣言》展示馆以《共产党宣言》和陈望道生平介绍贯穿始终,着力凸显《共产党宣言》在革命先驱探索救国道路中的重大作用。
△“红头版《共产党宣言》”复制件
展馆以“信仰之源”为主题,分两个部分陈展。一层展示《共产党宣言》在世界范围的传播和中译过程及其对中国革命的深远影响,彰显上海红色起源地的精神与传承。二三层以“千秋巨笔·一代宗师”为主题,展示陈望道的生平、学术及藏书、手札等。中国人民大学
中国人民大学博物馆
5000年的中华文明史,100年共产党人的奋斗史,80余年新型高等教育的探索史,浓缩在中国人民大学博物馆的展厅之中。八千余平展陈面积,九万余件藏品,十余个专题展览,成就了中国人民大学博物馆。
上海交通大学
校史博物馆
上海交通大学新校史博物馆存有近460件(套)珍贵档案、文物和文献,1200余张照片,20余段影音资料。
△史霄雯烈士印刷革命宣传刊物时用的手推油印机
史霄雯烈士1945年考入交大化学系,1948年春,他加入中共地下党领导的秘密外围组织——新民主主义青年联合会,担任革命宣传工作。在此期间,他就是用这台油印机,印制出《新民主主义论》《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等众多革命宣传材料,传播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思想。东北大学
东北大学校史馆
东北大学校史馆基于东北大学近百年的风雨历史及爱国传统,将“自强不息,知行合一”的校训精神紧密结合并巧妙依托汉卿会堂的空间徐徐展开,包括序厅、“名人画廊”、三个历史展厅三大部分。
△毛泽东主席签发的第00001号烈属证(复制品)
1937年,东北大学校友丛德滋经林伯渠介绍为中共特别党员。1940年夏,丛德滋打入敌第八区政治部,从事隐蔽战线工作,为我党搜集了大量的情报。1942年,丛德滋在狱中遇害,年仅32岁。1951年,毛泽东主席签署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第00001号烈属证”,由中央人民政府颁发到丛家。博物馆之旅第二站,去高校特色博物馆逛一逛
清华大学
艺术博物馆
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现有藏品一万三千余组件,品类包括书画、织绣、陶瓷、家具、青铜器及综合艺术品等六大类。
△西汉鸟虫篆铭彩绘镜
迄今所知,西汉彩绘镜主要问世在汉景帝时期,其间图案清晰、色彩鲜艳者唯此镜与中国国家博物馆所藏之镜,共2面。在彩绘镜中,这件西汉早期的鸟虫篆铭彩绘镜,出现鸟虫篆书体铭文,应为迄今之仅见。中国农业大学
饲料博物馆
饲料博物馆展厅面积3280平方米,包括序厅、综合馆、科教馆、饲料添加剂和原料馆、饲料机械馆、饲料加工工艺展示线和试验机组等。
上海外国语大学
语言博物馆
在上海外国语大学,有一座世界语言博物馆。博物馆总展陈面积近2000平方米,是中国第一座世界语言博物馆,也是全球为数不多的语言类博物馆之一。
陕西师范大学
教育博物馆
教育博物馆是国内首座综合型教育博物馆,位于陕西师范大学长安校区,总建筑面积23000平方米,展厅面积约7000平米,展藏近万件。
博物馆之旅第三站,去领略大自然的魅力
浙江大学
昆虫标本馆
在野外实践中饱含热情探索昆虫世界时,那些被前辈采集,经岁月沉淀,从上世纪20年代开始收藏的标本逐渐形成了由教学标本馆和寄生蜂标本馆组成的浙江大学昆虫标本馆,其中有些已是珍贵文物。
华东师范大学
生物博物馆
华东师大生物博物馆始建于1952年。迄今为止已收藏各类生物标本约20万件。在这里,鸟类、昆虫类、哺乳类等动物标本和种子、蕨类、苔藓、藻类等植物标本构建了一个完整的生态科研网络。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逸夫博物馆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逸夫博物馆主要展出矿物、岩石、古生物化石等地质标本。博物馆为观众打开了地球46亿年沧桑巨变的宏伟画卷、展现了地球生命38亿年进化的历史长廊。
编辑:李佩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