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结网]全国人大代表、民盟中央副主席郑功成: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亟待强化系统思维与精准施策
来源:团结网
时间:2021.03.08

社保发展驶入快车道,但仍待继续完善
中共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把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摆上更加突出的位置,对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作出顶层设计,推动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建设进入快车道。郑功成表示,我国社会保障发展已经取得巨大成就,但离国家现代化和新发展阶段扎实推动共同富裕的要求还有不小距离。 “目前我国社会保障体系还存在着系统性协同性不够、体系结构失衡,权责不清与责任失衡等制度性缺陷日益显性化,社会保险参保质量不高,再分配作用发挥有限,可持续性不强,法治化水平低等一系列不足。”此外,郑功成还指出,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面临种种外部挑战,例如人口老龄化与少子高龄化,人口高流动性与人户分离现象常态化,新业态促进就业方式更加多样化,低收入群体规模仍然庞大,社会保障需求呈现多元化,福利刚性发展与财力增速减缓的矛盾开始显性化,深化改革面临的社会风险加大……“这些都特别需要我们妥善应对。”他说。“一老一小”是人民最普遍的关切
在明确建制目标,坚持统筹推进、理性发展的前提下,郑功成认为,从解决现存问题和应对新挑战的要求出发,“十四五” 期间无疑是优化现行制度安排的重要窗口期。建议重点优化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社会救助等主要制度安排。 伴随养老保险、医疗保险惠及全民且保障水平的不断提高,在少子高龄化背景下,人民群众最具普遍性的后顾之忧是“一老一小”的服务供给不足,对此,郑功成建议回应人民关切,及时补上养老服务、儿童福利短板,例如根据不同老年人群体特征、地区老龄化差异、养老文化差异等要素分地区、分类别、分层次发展养老服务;扩展孤儿保障的覆盖范围。为弃养儿童、困境儿童、受虐儿童等提供兜底保障,等等。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是既定方向
“建立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是对社会保障制度的结构性调整,作为我国社保改革的既定方向,也是当今世界的共识。”郑功成表示,多层次的社保体系既是满足不同人群社会保障多元化、个性化需求的必由之路,也是适应人口老龄化与社会发展进步要求重构社会保障责任分担机制的必由之路,还是持续壮大社会保障物质基础的必由之路。 郑功成介绍,国际经验表明,多层次养老金体系更具风险可控性与可持续性。如美国的公共养老金替代率为39%,加上二三层次总的替代率为71.3%;德国法定养老金替代率为38.7%,加上企业年金总替代率为50.9%。这两个国家的企业年金覆盖率达到60%左右,法定的第一层次养老金实现了可持续发展。 “多层次社保体系的发展事实上取决于法定保障层次的功能定位,如果法定保障太过全面且水平很高,其他保障层次就不会有很大空间。我国多层次社保体系建设滞后的根本原因,就在于法定保障层次迄今尚未成熟、定型,边界不清、预期不稳,制约了其他层次保障的发展。因此,当务之急是在坚守法定保障保基本的前提下加快其定型,为人民群众提供理性的预期,为其他层次保障提供清晰的发展空间。同时,以企业年金为突破口,加快构建多层次养老金体系。”郑功成说。 原文链接: [团结网]全国人大代表、民盟中央副主席郑功成: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亟待强化系统思维与精准施策编辑:周 沫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