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3日,《中国社会舆情年度报告(2012)》发布会在中国人民大学举行。《中国社会舆情年度报告(2012)》蓝皮书集中勾勒和呈现了2011年中国社会发展现状及热点问题,为中国未来的社会发展提供极为重要的来自民意的参照。
全国政协常委、政协新闻发言人、原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主任、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院长赵启正,中国人民大学党委书记程天权,人民日报出版社社长董伟,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执行院长倪宁,百度副总裁朱光出席发布会并致辞,共同为蓝皮书的发布揭幕。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副院长、中国人民大学舆论研究所所长喻国明教授解读报告,人民网舆情监测室秘书长祝华新等专家就报告内容进行深入探讨。
程天权书记在致辞中表示,中国人民大学作为“中国人文社会科学重镇”和人文社会科学的一面旗帜,应当充分发挥自身的学术优势,以高度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勇于担当面对新形势、研究新问题的重要职责。人民大学研究和发布《中国社会舆情年度报告》,一方面表达了对社会环境和舆情变化的学术关切;另一方面,也是主动履行大学所承担的责任,努力形成一套科学的指标体系来科学衡量和评价社会舆情变化的态势和规律。中国人民大学舆论研究所致力于将社会舆情年度报告蓝皮书树立成为一个品牌,使之成为中国人民大学第四发布。今年中国人民大学舆论研究所与百度公司携手,强强联合发布《中国社会舆情年度报告》,是中国社会舆情研究的一个重要标志性事件,必将为中国的民意研究,进而为中国社会的健康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赵启正院长在发言中认为,舆情研究报告的研究成果不仅有新意,而且具有现实的价值。尤其是在目前中央要求稳中求进的社会形势下,该舆情研究报告的发布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研究基础。深入研究舆情有助于增进对社会稳定的了解,并进而找到实现稳定的关键之处,克服不稳定因素,增加稳定因素。
倪宁执行院长在总结发言中表示,相信该报告作为中国社会舆情的一面镜子,在赵启正院长和校领导的指导支持下,在以喻国明教授为首的团队努力下,能够成为中国人民大学的第四大发布。
在网民数量攀升与权利意识提高、热点话题层出不穷,“全民发声”、“围观结构”的互联网背景下,中国社会舆情呈现出复杂的变化趋势,社情民意的把握变得更加重要。2008年喻国明教授所领导的中国人民大学舆论研究所与北大方正智思研究院合作,共同开发基于网络内容的价值挖掘分析软件,从2009年1月起,中国人民大学舆论研究所不间断地推出中国舆情监测的月度报告及相关专项研究报告,并从2010年起每年度以舆情蓝皮书的形式推出系列年度报告,已经在中国社会及政府高层产生重大反响,并受到学术界的重视与好评,奠定了中国人民大学舆论研究所在中国网络舆情研究方面的引领地位。今年的蓝皮书数据是在与北大方正智思研究院合作开发的舆情监测智能软件的基础上,首次结合百度平台上数亿网民海量、真实的搜索数据进行多元的社会结构层面舆情研究。
《中国社会舆情年度报告(2012)》蓝皮书采用了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和社会科学的新兴研究范式,通过对民众对民生、经济、社会期待、社会责任、环境生态安全、公共安全、卫生安全等一系列关注指数的分析,集中呈现了2011年中国网民关注的信息领域、信息偏好以及网民关注度的变化趋势,从而为中国未来的社会发展提供极为重要的来自民意的参照,对推动现实社会的健康发展具有极高的参考价值及借鉴意义。
(编辑 杨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