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8日,墨西哥科学院院长施雅德博士访问中国人民大学并发表演讲,探讨从科学的角度建模世界,以及中墨两国在科学与教育领域未来合作的潜力。施雅德表示,中国在科学领域的发展令人瞩目,在包括数学在内的多个科学领域正迅速迎头赶上,令人刮目相看。
(墨西哥科学院院长施雅德博士/主办方供图)
施雅德博士于1977年和1980年获得了牛津大学的硕士和博士学位,此后一直于墨西哥国立自治大学数学研究所任研究职位。他的研究兴趣包括奇点理论、动力系统和复杂几何,并在这些领域享誉世界。2021年,他荣获美洲数学委员会颁发的所罗门·莱夫谢茨奖章,并在2005年及2012年两次获得西班牙费兰·苏尼尔·巴拉圭数学奖。
在本次讲座中,施雅德博士深入介绍了“以科学为途径,构建世界模型”这个主题。施雅德认为,要理解这个世界有很多不同的理论、不同的方法,而数学是其中之一,通过数学建模可以让人类更好地了解身处的世界,可以为建设一个更加美好的世界做出贡献。
近年来,中国基础研究国际影响力大幅提升,成果“多点开花”,基础科研领域正在打破“贤必举欧美”的垄断,施雅德也注意到了这一变化。“现在我们也在看向东方,主要是东方的中国。我也非常敬佩和尊重中国文化,所以非常希望能够和中国建立起更加紧密的关系”。
去年12月,墨西哥公共教育部部长马里奥·德尔加多与中国教育部长怀进鹏签署了《高等教育合作协议》,以促进学术交流、优秀实践和联合项目的发展。协议强调,中墨双方将促进特别与科学、技术、创新、数学和工程相关领域的学生和研究人员的流动与交流,以及在相关学术项目和活动中开展联合行动。在施雅德看来,中国和墨西哥有着非常多共同之处,有着丰厚的文化底蕴,有着悠久的文明,他也十分期待两国更进一步的紧密合作。
目前,中墨签有互换奖学金项目,每年中墨双方都会选派年轻人赴另一方留学,类别涵盖学士学位、硕士学位、博士学位、语言教学和学术研究。通过中墨大学校长论坛,100多所大学的校长可以分享交流教育和研究方面的经验和观点,交换资源。除这一机制外,墨西哥和中国的大学之间还签署了大量双边协议。
除了中国人民大学外,施雅德也曾到访过中国其他高校,亲身交流感受。当被问及如何评价中国在基础科学上与世界的差距时,他感慨中国已经实现了不小的突破,“在科学这个领域和很多其他领域一样,中国的发展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中国的速度是非常快的,比如在数学领域就是这样。当然,在很多其他的科学领域,都是同样的情况,中国正在非常快地迎头追上,而且变得越来越厉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