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陕公大学堂”系列公益讲座2024年第四期在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32个城市同步开讲。从哈尔滨到海口,从拉萨到台州,33位专家学者将“理论大餐”送课上门。在上海,中国人民大学应用经济学院能源经济系主任宋枫以《碳达峰与碳中和的目标挑战与实现路径》为题开展讲座。
目前,气候变化已成为一项全球性议题,我国提出了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目标。宋枫解析了碳排放的控制为何重要,他还谈到,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碳达峰、碳中和将对中国的经济发展、产业布局、能源转型等各个方面产生深远影响。
实现双碳目标需要尊重科学规律,我国面临着高碳能源禀赋、能源供给结构以及高投入的终端需求结构等现实约束,短期内会面临经济增长、经济结构转型与减排目标等多目标统筹的挑战。“实现双碳目标离不开‘有为政府’。”宋枫谈到,建立高效率的碳体系是长期性、系统性工程,要遵循“发展优先、系统统筹、有效激励和国际协调”原则,寻找适合国情与制度基础的政策工具组合集,综合运用政策工具打出组合拳。全社会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最终要落在微观主体的投资、生产、消费等行为,激励机制是核心工具。
据悉,中国人民大学以诞生于抗日烽火中的前身“陕北公学”为名,于2023年创办全国性群众宣传教育品牌“陕公大学堂”系列公益讲座。系列公益讲座借助深入浅出、通俗易懂的专家解读,致力于打造“独树一帜”的先锋课堂、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的教学平台、各地各界开展群众文化活动的重要载体。迄今为止,“陕公大学堂”已举办5季共145场、覆盖线下线上听众累计10万余人。
(原文刊载于《文汇报》2024年12月1日第2版。)
原文链接:[文汇报]“陕公大学堂”公益讲座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