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方精致的人大校园,每天太阳升起的时候,都在发生新鲜的故事,有人在一勺池畔轻声诵读,有人在谨勤路上匆匆穿行,有人刚刚结束通宵的奋笔疾书站立窗前眺望远方,有人站上讲台翻开书本谈论古今天下,有人围坐一圈热烈讨论话题……这些风景一直在我们身边,年复一年,镶刻在人大地图里。
有很多人,值得歌颂;有很多故事,值得分享。智库建言、协创平台、百村调研、同辈关怀、法律援助、公共服务……每个故事都有人来了又走,都充满自信、惊喜和欣慰,也流淌着不安、失落和泪水。
本学期人大新闻网推出《光阴人大》系列稿件,讲述这些发生在我们身边的故事,希望通过他们的心路和足迹,分享人大精神、凝聚人大力量,珍惜这一段难忘的光阴故事。
第5期为您推出中国人民大学老校区的故事。
如同古都北京的许多胡同一样,每个院落都隐藏着无穷无尽的故事,每寸土地都记录着自己悠远的历史变迁。
在北京市平安大街东段路北,曾有一座府邸,它见证了中国近代史上一幕幕历史事件的上演。作为中国人民大学在京城的最初校园,它见证了学校在草创初期的风风雨雨。
踏入院内,清末改建的西式楼房堪称近代中西合璧建筑的经典之作。由一座主楼和三座配楼组成的形制,至今还令参观者感叹不已。主楼为拱券廊柱城堡式钟楼,采用灰砖砌筑,庄严凝重。整座建筑沿南北轴线布局,分为中段与左右两层,外沿为联拱廊柱,立面用各种砖雕装饰。
行人脚步匆匆,未曾在此处停留
字迹已不复清晰的纪念碑诉说着这里曾经发生的故事
墙面已斑驳,彩绘玻璃尚且绚烂
石砖清冷,只有雕花昭示出昔日的繁华
如若幸运,你还会看见几只可爱的小猫。它们时而慵懒地趴在石阶上晒着太阳,似思索着什么问题;时而又漫步在庭院中,巡视着自己的一片领地,让人好不喜爱。
夕阳下,历史的波涛已远,铁狮子胡同又归于平静、平淡、平常。现如今,胡同东口写着这条古老街巷的简史,诉说着往日的旧事。大门依然宏伟气派,两尊巨大的石狮子依然威严,这个充满历史气息的古老院落,似乎还有许许多多的故事要向人们诉说。
岁月没有磨去狮背上的纹样
爬上青砖的苔藓生机别具
晚霞洒落木制栏杆上
精致的窗栓至今依然能够使用
光影长廊,时间仿佛在这一刻静止
深秋的京城,金黄的槐荫点缀着两旁夹道,当晚霞映红瓦灰色的长墙,当深紫色的暮霭笼罩着一座座旧日四合院落的大门时,古老的胡同就会以它特有的沧桑美,令漫步其中的人们流连忘返,并唤起他们无尽的感慨和遐想。
《光阴人大》专题第5期团队
总策划:郑水泉
策 划:高燕燕
编 辑:谢天武 孙浩爽 阴志璟
美 工:金 妍
文 章:学生记者 戚裴诺
图 片:贾铁英 图片与视频中心 网络新闻社
鸣 谢:校史研究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