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正文
中国人民大学与美国印第安纳大学续签两校友好合作协议和战略种子基金合作协议
来源:国际交流处
时间:2021.12.10

12月7日上午,中国人民大学与美国印第安纳大学友好合作协议和战略种子基金合作协议续签仪式以线上线下结合形式举办。中国人民大学校长刘伟、副校长刘元春出席,副校长杜鹏出席并主持仪式。印第安纳大学校长帕梅拉·惠顿(Pamela Whitten)、副校长汉娜·布克斯鲍姆(Hannah Buxbaum)、协理副校长肖恩·雷诺兹(Shawn Reynolds)、中国办公室学术主任麦宜生(Ethan Michelson)、办公室主任殷嘉(Steven Yin)参加仪式。双方就两校交流合作情况进行会谈,并续签《中国人民大学与印第安纳大学友好合作协议》和《中国人民大学与印第安纳大学战略种子基金合作协议》。

刘伟回顾并充分肯定了两校交流合作的进展及取得的成果。他表示,印第安纳大学在公共政策、管理学、社会心理学、化学、生物学等众多领域实力雄厚,中国人民大学则在哲学、经济学、法学、政治学、社会学、新闻传播学、统计学、工商管理、公共管理等领域积淀深厚、实力强劲,两校优势互补,开展了紧密、务实合作。自两校于2018年签署校际合作协议和种子基金合作协议以来,在师生互访、课题研究、人才培养、文化交流等方面开展了诸多高质量合作。期待未来与印第安纳大学继续共绘发展新蓝图、共谱友谊新篇章,为促进中美两国教育对话与民心相通提供平台,共同构筑中美教育交流的美好明天。

帕梅拉表示,非常高兴与中国人民大学续签两校友好合作协议和战略种子基金合作协议。印第安纳大学与中国有着广泛、深厚的联系。印第安纳大学拥有为数不多的由美国政府资助的美国汉语旗舰中心之一,专注于培养本科生、研究生的汉语能力,众多校友与中国有着密切联系。中国人民大学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具有显著优势,在法学、政治学、新闻传播学、社会学、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工商管理、公共管理、统计学等方面和印第安纳大学形成了优势互补。 近年来,两校合作成果丰富。保罗·奥尼尔公共和环境事务学院、汉密尔顿·卢格全球和国际研究学院东亚语言文化系,以及文理学院经济学和社会学系与中国人民大学院系开展了积极合作。此外,已有三个项目通过两校的战略种子基金合作获得了资助,并取得研究成果。她表示,此次两校续签友好合作协议和战略种子基金合作协议将为双方开展深入合作提供更加宝贵的机会,期待两校合作取得更加丰硕的成果。

会谈结束后,刘伟和帕梅拉续签《中国人民大学与印第安纳大学友好合作协议》,杜鹏和汉娜·布克斯鲍姆鉴签。刘元春和汉娜·布克斯鲍姆续签《中国人民大学与美国印第安纳大学关于建立战略种子基金的协议》。

国际交流处处长时延安,科研处副处长林晨,科研处副处长兼国际交流处副处长李巍,艺术学院副院长齐悦,国际交流处副处长王平、林媛等参加签约仪式。

美国印第安纳大学成立于1820年,是美国最古老、最优秀的公立大学之一,也是美国规模最大的高等学府之一。学校拥有八个校区,伯明顿(Bloomington)校区为该校主校区之一,设有15个学院,包括闻名全球的凯利商学院、雅各布音乐学院、礼来家族慈善研究院和公共与环境事务学院等,在公共政策、语言学、物理、化学、生物、纳米科技、计算机科学、医药以及慈善学等众多领域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其环境政策与管理、非营利性管理、社会心理学、民俗学与民族音乐学等项目连年被《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U.S. News & World Report)评为全美第一。

(责任编辑:刘晓阳)

编辑:徐 小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