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正文
林尚立校长参加中法学院联合管理委员会第11次会议并与合作院校会谈
来源:苏州校区
时间:2025.01.16

1月13日,中国人民大学中法学院联合管理委员会第11次会议在苏州校区召开。中国人民大学校长、中法学院联合管理委员会主席林尚立,蒙彼利埃保罗-瓦莱里大学副校长、中法学院联合管理委员会副主席安托万·科波拉尼(Antoine COPPOLANI),索邦大学副校长纪尧姆·菲凯(Guillaume FIQUET)、凯致商学院校长亚历山大·德·纳维耶(Alexandre de NAVAILLES)出席会议并讲话。中国人民大学中法学院法方代表魏让方(Jean-François VERGNAUD)、法方执行代表聂可(Nicolas PETIT)、中国人民大学教务处处长吴健、财务处处长武雷、国际合作与交流处副处长张大淼等中法学院联合管理委员会委员参加会议。会议由苏州校区管委会常务副主任、中法学院院长王小虎主持。

苏州校区管委会副主任、中法学院副院长徐星美从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国际交流和队伍建设等方面就中法学院2024年度工作进行了汇报。会议围绕新增本科专业、硕博研究生合作培养、法语教学改革、教学委员会运行机制完善、培养方案修订、合作协议修订等议题进行了讨论和审议。

林尚立表示,2024年是中法两国建交60周年,中法关系始终秉持独立自主、相互理解、高瞻远瞩、互利共赢的“中法精神”,取得了丰硕成果。过去一年,中法学院办学平稳有序,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文化交流等方面均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他表示,未来一年,将在扩大招生规模、提升办学水平、丰富办学层次方面,继续下好“绣花功夫”;在拓展中法两国本科和硕士生双向流动、推动青年一代成为中法友谊的使者方面,继续“久久为功”;在进一步强化科研国际合作、共同把中欧文明论坛打造成中法人文交流与民心相通的崭新平台方面,继续“勇往直前”。期待今天在苏州共同谋划的发展蓝图,在未来结出中法高等教育合作的新的硕果。

纪尧姆·菲凯(Guillaume FIQUET)表示,中国人民大学是索邦大学在中国的重要合作伙伴,两校始终保持着紧密而富有成效的合作关系,是中法高等教育合作的典范。在过去的合作中,双方充分发挥各自的学术资源优势和办学经验,在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成果。希望与中国人民大学进一步拓展合作领域,包括向中法学院开放新闻学专业硕士选拔、试验性开展索邦大学的SELFEE法语水平测试等。

安托万·科波拉尼(Antoine COPPOLANI)表示,中国人民大学一直以来都是蒙彼利埃保罗-瓦莱里大学最为重视的合作伙伴。过去十余年来,两校携手共进,在教育领域精耕细作,共同培育出大批优秀学子。双方积极开拓教育合作的全新局面,合作专业数量不断攀升,办学层次日益丰富多元,合作的深度与广度持续进阶。目前,蒙彼利埃保罗-瓦莱里大学正在积极推进全球事务管理专业的合作办学,期待进一步把合作拓展至研究生层次,为中法学院的持续发展注入新活力。

亚历山大·德·纳维耶(Alexandre de NAVAILLES)表示,中法学院从创立到蓬勃发展的历程,不仅是两校深厚情谊的生动映照,更凸显出双方对国际教育合作的坚定信念与不懈投入。在过去的合作过程中,两校聚焦金融优势学科,在人才培养、学生交流等方面成果丰硕。未来,凯致商学院将推进新增供应链管理有关专业工作,希望与中国人民大学在凯致商学院非洲校区开展进一步合作,努力拓展双方的合作版图,开创国际教育合作的崭新局面。

会议期间,林尚立分别与安托万·科波拉尼(Antoine COPPOLANI)、亚历山大·德·纳维耶(Alexandre de NAVAILLES)、纪尧姆·菲凯(Guillaume FIQUET)和索邦大学人文学部院长贝亚特丽斯·佩雷(Béatrice Pérez)进行了会谈。林尚立介绍了中国人民大学近年来在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方面的新探索、新实践,并探讨了未来与各学校进一步深化合作交流的设想和机制。

王小虎和亚历山大·德·纳维耶分别代表中国人民大学中法学院与凯致商学院签署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合作协议。

会议期间,联合管理委员会为魏让方(Jean-François VERGNAUD)颁发了“中法学院终身成就奖”,以表彰其为推动学院创建和发展所作出的杰出贡献。林尚立代表联合管理委员会为魏让方颁发证书。

索邦大学人文学部办公室主任阿德里安·皮克库特(Adrien PICQUOUT),中国人民大学苏州校区党委主要负责人、中法学院法方团队代表、苏州校区国际事务部、教务部负责人以及中法学院教师代表列席会议。

编辑:陈子玥
责任编辑:董涵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