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6日下午,人大智慧空间苏州智慧医疗创新研讨会(第2期)在苏州校区举行。中国人民大学校长助理、苏州校区管委会常务副主任王小虎,独墅湖医疗器械创新联盟副会长张银花等出席会议。
王小虎表示,当前苏州校区正贯彻落实学校战略部署,坚持人工智能与智慧治理双向赋能、联动配合,推动“新工科”与“新文科”交叉融合,构建政产学研用全链条协同创新平台,扎根苏州打造智慧治理高地,更好服务国家战略、回应地方期待。他希望通过本次研讨,与企业家代表共同围绕人工智能赋能的技术创新和治理创新加强交流与合作,为提升社会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健康需求贡献力量。
张银花表示,随着人工智能技术在医疗领域的广泛应用,联盟企业正加快在医疗器械领域的技术创新和产品研发,提供更加先进的解决方案。她认为产业治理的智慧化是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构成。中国人民大学在苏州成立智慧治理学院、苏州人工智能学院,将为联盟企业乃至苏州相关产业升级转型带来更大的机遇。希望加强与学校的交流和互动,通过密切合作更好解决企业发展关键难点。
中国人民大学苏州人工智能学院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吉燕勇主持研讨。他表示,随着人工智能技术从辅助工具到核心驱动力的转变,“AI+”将重塑医疗器械等大健康产业的模式,不仅对技术提出了更高要求,也对治理带来了新的挑战。希望更好发挥“人大智慧空间”的资源集成作用,把握各方能力和需求,探讨更多合作机制。
苏州艾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软件研发部总监焦小斌,易葫芦科技(苏州)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汪应龙,艾隆科技医疗专项工程技术(滁州)有限公司总经理梁化选、市场部总监方力;中国人民大学苏州人工智能学院于秀宾、邱翔、冯媛、黄琪,苏州校区科学研究部任伟明、社会服务部王晶晶参加研讨。与会人员围绕技术研发与产业升级、人工智能赋能行业领域智慧治理、产学研融合与协同创新、公众健康与社会责任等进行了深入交流。
研讨会后,与会人员共同参观了苏州人工智能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