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新进中央委员会的委员、候补委员和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研讨班上的重要讲话中强调,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统筹兼顾、系统谋划、整体推进,正确处理好顶层设计与实践探索、战略与策略、守正与创新、效率与公平、活力与秩序、自立自强与对外开放等一系列重大关系。《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23年第4期聚焦“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需处理好六大关系”,约请专家学者撰文探讨。
中国人民大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院院长秦宣在《正确处理顶层设计与实践探索的关系》中认为,正确处理好顶层设计与实践探索的关系是中国共产党探索和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积累的一条宝贵经验。顶层设计和实践探索辩证统一,顶层设计以实践探索为基础,实践探索以顶层设计为指导,二者统一于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实践之中。新时代新征程,继续深化和拓展中国式现代化,必须把握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好、运用好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把顶层设计与实践探索有机结合起来,以科学的顶层设计引领实践探索、以大胆的实践探索完善顶层设计。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哲学院院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党委书记王立胜在《科学认识和把握战略和策略的辩证关系》中阐释了战略和策略的辩证统一关系、我们党正确运用战略策略的重要经验以及科学处理战略和策略关系的实践要求。文章认为,战略和策略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二者相互依存、相互作用。正确运用战略策略是我们党创造辉煌历史、成就千秋伟业、战胜各种风险挑战、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的成功秘诀。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把这一成功秘诀总结好、运用好,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准确判断和把握形势,制定切合实际的目标任务、政策策略,更加积极主动地推进中国式现代化。
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哲学教研部主任冯鹏志在《在守正与创新的统一中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中认为,守正创新是中国式现代化最为鲜明的实践自觉与历史自信。要深刻把握正确处理守正与创新关系的科学内涵和实践指向,坚持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本质要求和重大原则,坚定正确处理好守正与创新关系的理论基点;坚持创新在国家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坚定正确处理好守正与创新关系的实践支点;坚持以中国式现代化内涵的独特世界观、价值观、历史观、文明观、民主观、生态观等及其伟大实践展现世界现代化理论与实践的新图景、新典范、新选择,坚定正确处理好守正与创新关系的价值原点。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张亚光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要统筹兼顾效率与公平》中论述了处理好效率与公平关系的现实意义、理论内涵、原则与路径选择。文章认为,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体现了先进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色,延续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内在要求。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要坚持党的领导,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不断增强我国经济的创新力和竞争力,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构建初次分配、再分配、第三次分配协调配套的制度体系,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王一鸣在《科学把握活力与秩序有机统一的关系》中指出,活力和秩序既相辅相成,又辩证统一。激发全社会创新创造活力,要以改革开放为根本动力;推进改革创新,要以有序稳定的经济社会环境为前提。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需要充满活力的创新创造,充分调动亿万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让创新创造的活力竞相迸发、充分涌流,同时推动经济社会有序稳定发展,实现既充满活力又规范有序的动态平衡,确保中国式现代化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轨道上向着既定目标前进。
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副院长赵可金在《坚持自立自强与对外开放的辩证统一》中认为,自立自强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之基,对外开放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正确处理自立自强与对外开放的重大关系,必须坚持正确大历史观,将中国式现代化置于人类文明发展史特别是近代以来世界现代化历史进程中精准定位,既遵循人类社会现代化一般规律,也要具有基于自己国情的鲜明特色,牢牢把握战略自主权。只有在实践中坚持自立自强与对外开放的辩证统一,才能真正走出一条成功的中国式现代化之路。
(原文刊载于《学习时报》2023年5月17日第5版)